新闻资讯

凤鸣百年 育人百载 ——题记校志展板

2024/2/4 0:10:12 人评论 次浏览

凤鸣百年 育人百载

——题记校志展板



202402032226293752.jpg


传承千年文脉 沿袭百载厚蕴

 

崇城一小,地处教稼公刘之故里,坐拥唐将康王之封疆,依锦山之北麓而望凤翥山巅之玉皇阁,邻崇信教育总府而近旧衙之故垣,汭水长歌,凤翥叠翠,传崇信为人之风,承学宫办学之念,志坚行远,一路沿袭,屡创新绩。夫家国者,教育为本,合抱之木,植根方可参天,万丈之楼,固基始能入云。为学校者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、启智、育人也,一方教室晓微观之妙,三尺讲台探宇宙之门,四季书声朗朗,常年翰墨飘香。如斯百年,杏坛芳菲,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

 未标题-1.jpg

历史变迁 校名更迭

 

学宫始建于1637年,时为明崇祯十年,校名孔庙学宫,旧址为康王寝宫,日月流梭,春秋交替,期间几经变革,数易其名,校址迁移,校舍兴衰,师生聚散,如天云之卷疏,如江河之东西,校名曰学宫,曰书院,曰学堂,曰学校,曰小学所不变者,为校之魂也。

******

崇信县城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637年(明崇祯十年),当时为孔庙学宫。 

清乾隆庚子年(乾隆四十五年,公元1780年)四月,钦点崇信知县黄道煚,创立凤鸣书院。

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由知县史文光奉文设立高等小学堂,从文昌宫迁到文庙。当时有学生12人,教习、监堂各1员。

民国13年(1924)改为高级小学校,分甲、乙、丙三级,有校长1人,教员2人,学生62人。

民国25年(1936)改为锦屏完全小学。民国29年(1940)有学生183人,6班6级,校长1人,教员6人。

崇信解放后,与女子小学、东街短期学校合并为锦屏小学,学生发展到210人,教师11人。

1980年被列为县办重点小学、甘肃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。有学生921人,教职工30人。1981、1984年修建两层单面教学楼2幢。

1995年修建四层单面教学楼1幢。

 2004年3月学校改名为崇信县城区第一小学。同年修建四层双面“逸夫教学楼”1幢,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。当时有教职工68名,26个教学班,学生1410名。

 2015年,县委县政府决定用原县委、县政府、龙泉宾馆三处地方共47.2亩进行迁建。计划总建筑面积11700㎡,预设40个教学班,容纳学生1800名。同时并附有1.05万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,概算总投资4980万元。

 2018年11月5日,学校正式投入使用。时设32个教学班,1620名学生,75名教职工,其中专任教师73人。

截止2021年底,学校共有40个教学班,学生2000多名,有教职工103名。

 未标题-2.jpg

故事✹记忆✹老照片

 

  青山依旧在,源头活水来,凤鸣百年,育人百载,数代人殚心竭力,励精图治,腹有诗书,拂春风而施雨露;胸怀天下,播阳光以启慧根。春育其华,秋收其实,栋梁得具,人才培出,党政军民仕,农贸学工商,今古今中外,华夏各地,岂能无我一小学子乎?多少故事记忆不能一一述说,多少面孔景象难以面面俱到,咫尺之笺,未尽历代师魂;方寸之笔,难赋一小古今。今陈只言片语如以蠡测海,此展浮光掠影如管中窥豹,嗟夫,师恩似海鸿巨,教责如山厚重,校史如河长远,然音容如星闪过,不能尽举,聊以慰籍。

未标题-3.jpg



相关资讯
    暂无相关...
网友评论
    暂无评论...

栏目类别